Header logo.
稀星垠盗版后摇
首页归档标签自述Atom

标签:「周记」

2024 年第 11 周

这周末学完了 Dockyard 的教程。

之前学到一半的时候,感觉 Elixir 基本的语法已经熟悉了,Phoenix 的用法大体明白了,于是按捺不住兴奋,开始动手写自己的小项目。

一开始蛮顺利的,毕竟说起来只是一个 CRUD,无非是怎么设计 ERD、怎么画表单什么的。感觉 Ecto 比 Django ORM 好用很多。但是中间在写一个表单的时候,我想让用户输入几个字母之后,自动搜寻数据库里的内容,然后补全。发现互动性太强,普通的 Phoenix 过于静态,不太容易实现。于是把同一个教程里后面 Live View 的部分也学完了。

虽然时间跨度略长,但实际花的小时数倒还不至于很多。 [⋯]

2024 年第 8 周

收到了德国 Muji 寄来的中性笔,整个过程费死劲了。

瑞典的 Muji 店关了,网店也不给送货。于是圣诞节前在丹麦 Muji 店下单。圣诞节之后发现丹麦人把我的订单取消了,理由是丹麦店不往瑞典卖。气得我从 Temu 买了一大堆中国产的「晨光」牌中性笔,贼便宜,而且咻就送到了。

但一用发现果然不一样。墨水粗粗细细,手划过去就会涂一大片。其实写起来也没问题,然而一比较就觉得很受不了。

到 1 月份发现 Muji 德国店可以发整个欧盟。于是下单。下单的时候发现笔的品名写作「中性笔 0.3 黑色」,但是同一个 SKU 还有一个「颜色」选项,单纯从数据和字段的角度感觉有点乱套。于是发了个邮件说,你这样很乱哎。客服回邮件说会改。隔了几天发现,原来买的 SKU 变成了「不存在」,我的订单也变成了「待处理」。 [⋯]

1 月份

1 月份读完了一本瑞典语的小说,遇到生词就划线,每页大概能划 10 到 20 个词,剧情是能跟得上的。自以为也能懂一些微妙的涵义,但这个也没办法量化,更没办法跟别人解释。

倒是打算每页至少查三行、五行的生词,但是到 1 月底才发现 300 页的书大概只查了 80 多页。但是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下一本小说了,毕竟大脑里总要不停地输入信息,不然就会感觉崩溃。好在常见的词,下一本书里迟早还是会遇到,只要不停地输入,总能学会的。

前段时间了解到了一个叫「领域驱动的设计」(Domain-Driven Design) 的概念,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。(用中文讲就怪怪的,挠头。)

一开始是看了 YouTube 上的一个视频1,之后又翻了翻一本叫 Domain Modeling Made Functional 2 的书。书只看了开头的几章,后面没细看,因为后面的例子用的是 F#。 [⋯]

第 49 周

最近读到的不错的文章有:

一个独立创造者的五年

这位同学践行了 “Learn to sell. Learn to build. If you can do both, you will be unstoppable.” 的道理,做了一个面向欧洲的电子商务工具。

他的产品从实际开始做,到产品最初上线,只花了三周。实际动手之前,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市场需求。 [⋯]

2020 年第 40 周

经常是某件事尘埃落定(落听 lào tìng)之后,才发现你原本以为自己在担心、焦虑、不爽的甲乙丙丁问题都是由第一件事派生的。这件事落听之后,原本计划的若干件要做的事,仿佛就没那么紧迫了。(熟稔的事情不多,给自己放假倒很擅长。)

之前有次聊天的时候,朋友说感觉自己仿佛不存在似的。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 you exist in relation to others。然而这几天又想了一下,you are what you do 更准确一些。因为最近没有多么认真地在做什么,所以感觉「存在感」并不怎么强。

今年系里录取了很多美国人,好像比中国大陆人还多了。跟他们瞎聊的时候,比照了一下说话的方式,不经意间发现自己一说话满嘴都是 negativity,「这个不怎么样,那个恐怕不太行」之类的。

可能根儿上原因是心里也充满了 negativity。部分原因可能是对社会里的「结构」感触过于敏锐,但又没有理论架构把自己「罩」住,也没什么强大的 conviction 或使命感把自己「撑」起来。陷入了怕人、怕世界,躲起来,于是更怕人,满脑子狗屁的恶性循环。 [⋯]

2020 年第 36 周

看了是枝裕和的《海街日记》,中间看哭了还。看了金基德的《人、时间、空间、人》,金老快收山吧,别出来现眼了。豆瓣上的中文译名是「人间、时间……」,但是韩语的 人间 (인간) 和日语一样就是「人」的意思。所以不如译作「人」啦。

还看了新加坡电影《一只黄鸟》,很棒的一部片子,不知为何评分这么低。

帮 A & J 搬了家。他们刚好搬到我刚搬走的那条街,我原来的旧东西有些还留在旧房间里。于是把一张桌子和两个椅子送给了他们。一个挪威产的电饭锅留给了室友,不过室友也不吃米饭。跟他讲用得着就用,用不着就扔掉吧。今天回忆上周才想起,还有一个小风扇留在那里。

旧房间的钥匙要去很远的一个地方换,到的时候又像之前若干次一样,赶上午饭时间。那天突然降温,怪冷的。于是打算绕着那个 shopping mall 转一圈。平常卖午餐的一个大餐厅关门了,大概是生意不好撑不下去了。转了多半圈之后发现,有一家沙拉店。解决了午饭。 [⋯]

“You know”

春天来得晚,但是来得猛。就像和一个典型的瑞典人的交谈。尽管阳光充沛,但是大家对冬天漫长的夜还心有余悸。

今天上课的老师是立陶宛人,但是讲话浓重的美国口音。但能感觉到是后天习得的,比如偶尔会有讲快了 v、w 不太分的迹象 *。

课间的时候,七八个人竟然不自觉地聚拢到了楼道里厕所旁,一处有阳光的地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。我说,上中学的时候进学校机房偷玩电脑,那时候电脑上只有 Windows 95。一哥们说,我们那会儿全校只有两个电脑,只有他妈的 MS-DOS。哎,你们玩过扫雷吗?扫雷我一直不明白怎么玩。我们的 Linux distribution 里带了扫雷吧?带了,而且还有数独 (sudoku)。哪像现在啊,手机上都有 Python。

于是,R 对 S 说,Can you write pseudo code to solve sudoku?(笑点注释:pseu / su ; do / do ; code / ku 谐音。) [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