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 logo.
稀星垠盗版后摇
首页归档标签自述Atom

「辞海」

朋友为了给我解释阿拉伯语的词形变化,举例子说:「比如字典」。他想的词是 mo3jam 1,但是我想到的词是 qamus。

现代维吾尔语的词典是 lughet,向上追溯的话也是阿拉伯语,百科全书是 qamus。但按照「阿拉伯语的普通词,其他语言借入的时候逼格会提高」的规律反推,qamus 在阿拉伯语里是「字典」就显得很合理。

我朋友甲感觉 mo3jam 是日常词,qamus 是书面语词。朋友乙一脸「你丫可问住我了」的神情沉吟半天,说 mo3jam 更经常指用阿拉伯语解释阿拉伯语的那种词典。

然而查阅了辞源,发现 qamus 竟然是古希腊词 ōkeanós(海洋)。为什么把开头的 o 扔掉,以及为什么 n 变成了 m 就不知道了。

给另一个朋友炫耀了一番这个小知识(「你瞧你瞧,我知道这么牛逼的冷知识!」)之后,她甩给我一个维基百科的链接,是一个叫 菲茹扎巴迪 2 (1329–1414) 的伊朗人在麦加编的一本阿拉伯语字典,名为 Al-Qamus al-Muhit。似乎是因为这个字典如此著名,以至于它的第一个词成了字典的代名词吧(猜的)。

但让我困惑的是 al-muhit 也是「海洋」的意思。所以这字典的本意难道是「海洋 — 海洋」或者「洋 – 海」?不过我这半瓶醋就别瞎琢磨了,回头脑袋烧短路就麻烦了。

接着又想起《编舟记》里面那本虚构的字典,名叫《大渡海》。以及《辞海》。

这么看来人类的比喻有些就还挺像的。


  1. 这里为什么有个 3 呢?阿拉伯语约定俗成的「短信拼写」是把 ع 写作 3 的。ع 发音约等于法语的 r(如果我没记错的话)。 

  2. 全名 Muhammad ibn Ya'qub al-Shirazi al-Firuzabadi,意译的话是「祖籍菲茹扎巴德、生于设拉子穆罕默德,他是亚库卜的儿子」。以及,我发现专有名词加下划线还挺有助于阅读的。